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2024年3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安排,3月区人大监司委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专题调研区公安分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李玉明带领区人大监司委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对全区此项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区公安分局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委员和代表们分别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工作成效
1. 打击方面:2023年,我区公安分局共立电诈案件879起,环比下降14.7%,损失7113.9万元,环比下降35.4%,破案494起,环比上升167%。抓获涉诈嫌疑人544人,环比上升50.3%,完成了“两降两升”目标任务。立涉诈网络赌博案件135起,依法打击处理百余名参赌预警人,形成有力震慑效应。电诈打击绩效成绩显著,位列南京市局考核单元第一名,其中,资金挽损、资金预警劝防均位于同组第一,涉诈重点人员劝返全市第二,电诈公诉、回流人员公诉、集群战役均完成目标任务。
2. 防范方面:2023年,我区公安分局共处置反诈预警2991条,累计查询银行卡44800余张,循环止付73万余次,预警劝防见面率100%。截至目前,连续8个月预警后“零被骗”,系全市属地分局排名第一,被省厅反诈总队通报表扬;反诈中心提炼总结的“12345”反诈技战法,被市局专栏刊发,并得到市领导肯定,在全市推广。预警劝防成功案例2次被公安部通报表扬(全市仅5次)。我区交通银行和北京银行等先后成功柜台劝阻被骗人员,反诈前沿阵地不断扩大。省市政法委通报的反诈宣传知晓率,我区公安分局位居全市第一。
二、存在的不足
我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了一批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反诈宣传覆盖面需进一步提高。梳理全年20万以上案值电诈案件,受害人所在居民区及单位仍有部分居民未接受过反诈宣传,且个别受害人对常见诈骗手段不了解,大案值电诈案件仍时有发生,全区总被骗金额仍处于高位,反诈宣传覆盖面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部分成员单位员工仍有被骗,且个别单位被骗人员较多,导致上报省政法委的“无诈机关”和“无诈社区”质量不高。
二是反诈宣传有效性仍需进一步加强。回访发现,部分被骗人员曾经看到过反诈短信,微信推送,甚至接受过面对面反诈宣传。究其原因,首先是群众对诈骗手段了解不深刻,无法及时判明正在遭遇被骗。其次,心存侥幸,试图挽回损失,造成进一步经济损失。反映出了群众对反诈知识接收程度有限,反诈宣传有效性不强。
三是云闪付APP规则更新导致银行卡查询不及时。预警人全量银行查询主要依赖云闪付APP快速查询,近期云闪付查卡由即时反馈调整为60小时后反馈,导致无法及时止付,可能因此发生预后转账。
四是因涉诈违法人员较分散,隐匿性强,发现和打击难度较大。梳理2023年我区非法出境人员、“两卡人员”等涉诈违法行为人特点,呈现出网络化犯罪特点,分工明确,成员分散各处,并通过网络暗语伪装。此外,对于涉诈资金返还,部分时段因银行材料堆积,造成返还不及时,对我区涉诈资金返还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三、工作建议
一是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和深度。2024年反诈知晓率将纳入绩效考核,请区各反诈联席成员单位进一步广泛开展反诈宣传,不断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消除宣传盲区。首先,要注重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反诈知识培训,力争本单位无人员被骗。其次,不断培养壮大反诈宣传队伍。各单位根据自身职能,从本单位或者社会面发展一批反诈宣传员,以点带面,形成人人知反诈的良好氛围。
二是不断提升反诈宣传有效性。除采取宣传单、微信、短信、媒体播报等宣传形式外,应注重面对面讲反诈,点对点讲反诈等形式,各单位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相应形式反诈宣传,力争使群众真正参与到反诈中来,积极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做斗争,不断提升反诈宣传有效性。
三是提高预警人全量卡查询效率。云闪付APP为中国银联集团所有,建议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根据公安实际需求,重新开放即时查询通道。此外,建议我区银行网点成立反诈小组,对于高风险被骗预警人,各银行即时查询反馈其全量银行卡并止付,提高查询和止付效率。
四是号召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排查和发现涉诈违法线索。针对上级部门下交线索和工作中发现,我区仍有少量人员涉嫌出境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还有许多人员在境内从事“两卡”违法犯罪行为,建议各街场园区和居委会等基层组织注意排查和发现违法线索,特别是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在工作中提高敏感度,可疑违法线索及时向公安部门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