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区财政局 朱晓伟
2023年7月31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现将我区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如下,请审议。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反映我区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
2022年末,全区共有国有全资、控股、实际控制企业238户,资产总额3561.13亿元,负债总额2588.44亿元,所有者权益972.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6.68%、-3.47%;资产负债率72.69%,同比增长2.03个百分点。营业收入85.56亿元,利润总额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9%、-17.81%,利润总额下降主要是财务费用增加、财务利息费用化以及疫情房租减免等。上交税费6.28亿元。全区国有资本主要分布在资产运营、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三个行业,分别占比48.39%、26.58%、19.67%。
以上国有企业中,金融企业2户,均为区创投公司全资子企业。南京润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属融资性担保机构,2022年末资产总额3.8亿元,负债总额0.18亿元,所有者权益3.62亿元;南京雨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区内首家国资基金管理公司,2022年末资产总额933.77万元,负债总额0.5万元,所有者权益933.27万元。境外企业5户,其中香港注册4户、英属维京群岛注册1户,分别为天兴源(香港)有限公司、天兴源国际有限公司、博新源(香港)有限公司、博新源国际有限公司、南京江北新城国际(香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22年末资产总额43.5亿元,所有者权益-1.8亿元。
2022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7亿元,支出1.24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0.53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为30%。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2022年末,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401.18亿元,负债总额171.05亿元,净资产总额23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4%、14.72%、20.45%。资产、净资产总额增幅较大主要是新开工项目、竣工的项目以及回购平台公司代建的公益性项目略有提升。
从单位性质看,行政单位287.92亿元,占资产总额71.77%,同比增长20.37%;事业单位113.27亿元,占资产总额28.23%,同比增长12.17%。从资产构成看,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公共基础设施为主,占比分别为15.19%、8.32%、13.27%、58.39%。从重点行业看,教育、卫生、交通资产总额分别为7.81亿元、46.55亿元、43.22亿元,占资产总额1.95%、11.6%、10.77%。
2022年,全区资产配置37.6亿元,同比增长58.12%,其中在建工程22.13亿元,占比58.86%;固定资产15.3亿元,占比40.68%;无形资产0.17亿元,占比0.46%。资产处置0.73亿元,同比增长36.17%。资产收益0.19亿元,同比增长98.23%。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根据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统计,全区土地总面积104.64万亩。其中国有土地31.56万亩,占比30.16%,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1. 土地资源情况
全区国有农用地(不含林、草、湿地)4.24万亩,同比减少2.82%;国有建设用地10.34万亩,同比增加2.57%,其中商业服务业用地0.46万亩,工矿用地1.83万亩,住宅用地2.6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85万亩;国有未利用地4.62万亩,主要为河流水面用地。
2. 矿产资源情况
全区矿产资源种类14种,各类矿床(点)32处,以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为主,少量金属矿产。共有上表矿区5个(其中:锗矿1个,石灰岩矿2个,石英岩矿2个)。
3. 森林资源情况
全区森林面积49.88万亩,其中国有林地11.17万亩,乔木林地占国有林地73%,主要分布在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林木覆盖率42.55%,位居南京市第一。
4. 湿地和草地资源情况
全区湿地0.17万亩,主要为内陆滩涂用地,大多分布在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和绿水湾湿地公园。全区草地1.03万亩,主要为其他草地。
5. 水资源情况
浦口区主要过境水量以长江、滁河为主,2022年浦口区过境水资源量为7715亿立方米,其中长江过境水资源量为7712亿立方米,滁河过境水资源量为3.39亿立方米;全区总水资源量1.14亿立方米(不包含过境水资源量),全区实际总用水量1.952亿立方米,全区3个雨量站平均年降水量768.6毫米,较多年平均降水量1075.6毫米偏少29.2%,属枯水年份。
6. 自然保护地情况
全区现有各类型自然保护地6个,总面积12.47万亩。其中自然保护区1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2个,水源保护区2个。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2022年,围绕“全域综合改革突破年”部署,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完善监管制度体系,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领航定向国资国企发展。一是强化党建示范作用。开展5个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试点,重点项目一线设立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深入开展“全员大走访”,解决群众、企业“急难愁盼”问题49件。二是加强党建品牌建设。国资系统38个党支部全部实现“一支部一品牌”目标,文旅集团西埂莲乡“莲”文化主题景区获评“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康居集团“睦邻驿站”引领全区“红色物业”实践,获评“全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三是推动党建赋能创造。建成5个“宁小蜂驿站”,建立“休闲度假热点地图”、“两新群体服务联盟”等特色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基层治理沉底到边,实现服务新就业群体和赋能商圈经济活力双提升。举办10期“国资大讲堂”,实施“青马工程”,涌现出3名“南京市劳模”、1名“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个班组获评“南京市巾帼文明岗”。四是彰显为民责任担当。办好市民开放日、服务进社区活动,动员400多名党员投身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一线。聚焦人文责任“关爱+帮扶”,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0名,向在高温酷暑天气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物资500份,建成梦想小屋54间,助力困境青少年梦想起航。
2.规范治理提质增效,积蓄国资国企发展动能 。一是瘦身健体取得成效。有序推进“两非两资”清退,2022年完成22户低效劣势企业清退;34户亏损企业完成当年治理目标,其中2户清理退出,14户扭亏增盈1.05亿元,18户控亏减亏1.08亿元。二是划转企业稳步增长。2021年底40户区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整合划转区属集团,实行集中统一监管,通过完善企业治理架构、强化降本增效管理、积极开拓业务增长点,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87%。三是投资发展提质增效。国资集团钢管支架租赁项目承接省人民医院三期等3个项目,2022年合同总价约900万元;城南中心G59地块已开工建设。城建集团沥青搅拌站建成投入运营,全年营收5500万元,利润总额350万元。交通集团汽车租赁项目投入运营,全年营收134.79万元。
3.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筑牢国资国企发展根基。一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修订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厘清“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全区79户国有企业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共计144人完成“两书一协议”的签订。二是完成园区平台改革。开发区和高新区已基本完成“小管委会+大平台”改革,厘清管委会与平台公司权责边界,推动园区向重质量、重效率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三是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出台区属企业劳动、人事、分配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推进区委编外用人专项巡察整改;开展刚性淘汰,2022年完成淘汰130人,淘汰率达3.94%,超额完成刚性淘汰不低于3%的要求;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健全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机制。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联合组织部开展“名校优生”计划,2022年度引进2名清华毕业生充实到国资监管队伍。核定企业三定方案,调整优化区属国有企业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开展管理人员竞争上岗,畅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渠道,促进人才高效有序流转,实现扁平化管理。五是优化高质量考核体系。提高企业经营改革质效考核比重,突出考核指标个性化,首次将园区企业纳入高质量考核,以考促动、以考促效,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2021年度直接监管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共计51人,实际发放薪酬(不含任期激励)总额2262.63万元,平均薪酬44.37万元。六是优化调整资源配置。老山体制机制改革取得进展,文旅集团委托珍珠泉度假区管理,统一运营全区文旅资源,完成西埂莲乡、水墨大埝、楚韵花香、佛手湖郊野公园等资产经营管理权的划转。白马生活广场、城西综合枢纽等5个项目顺利补办不动产权证,将有形资产转化为有效资产。
4.强化国资监管力度,厚植国资国企安全屏障。一是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出台《浦口区区属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指引》,以制度形式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管机制,全面加强合规管理,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围绕投资、产权、评估、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50余项配套制度,理顺工作流程,规范企业决策,加强风险防控。二是加强债务风险管控。2022年全区经营性债务增幅11.77%、全口径债务增幅5.54%,低于省市下达的控债额度,较前三年增幅减半。平均融资成本两年累计下降71个BP,降至4.48%。刚兑债务占比由年初51.82%降至40.19%。通过开展挽回经济损失专项行动累计减免融资费用3968万元,收回应收账款2.49亿元,清理92户企业银行账户。三是加强重点领域风控。修订《浦口区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关于区国资办委托第三方论证区属国有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的通知》,从科学决策、规范程序、防范风险角度做到投资监管全覆盖,2022年完成投资备案项目21项,涉及投资金额55.8亿元,3项重大投资项目开展了“双重论证”。 四是优化调整主责主业。结合企业资产分布、营收构成、人员配备等现状及发展规划开展主业优化调整,明确“三核心一培育”框架,严控非主业投资。
5.加强基金规范管理,开拓创新产业发展赛道。一是规范基金管理运作。出台基金管理工作指引,规范全区基金设立流程;牵头上线基金管理系统,系统化管理基金动态;完成全区29支基金绩效评价,初步搭建浦口区基金绩效评价体系。二是促进国资保值增值。2022年新设基金4支,总规模43亿元;累计设立基金34支,总规模372亿元。参设基金2022年新投资产业项目99个,投资规模32亿元,其中已过会(已上市)项目4个,已全部退出项目4个;累计投资产业项目381个(含区内重点企业73个),投资规模139亿元,其中拟上市项目44个,已过会(已上市)项目14个,已全部退出项目16个。已投项目中,瞪羚企业24家、培育独角兽/独角兽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179家、专精特新企业87家;已有162个项目产生投资账面浮盈。三是发挥基金招商作用。全区基金累计推荐342条招商信息至园区,实现签约落地61个,签约总金额351亿元,其中2022年推荐108条,实现签约落地16个,签约金额53亿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1.及时贯彻落实,高效发挥资产保障作用。一是全面完成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脱钩。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指导部门单位理顺涉改企业事企边界,做好人员安置,处理好债权债务和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推动区级部门单位与相关区属企业对接,优化改革方案,完成269家清理脱钩方案批复。二是全面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积极落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财政政策,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取管理,保障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及时足额入库,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2022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4亿元,重点投向资本布局优化调整、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推进等领域,推动区属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全面提升财政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政策支持,印发实施《关于减免2022年国有房屋租金操作实施细则的通知》,帮助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2022年减免国有房屋租金约6295万元,惠及333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521家个体工商户。高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履职,2022年累计投入疫情防控专项资金2.2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全员核酸检测、防疫物资保供、核酸检测点建设以及隔离点建设等;累计投入教育技术装备及设施设备经费4307万元,重点支持幼儿园新建、改扩建,支持中小学校、职业学校改扩建和设备购置,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投入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经费320万元,专项用于群众体育设施建设。
2. 夯实资产基础工作,提升国资管理规范水平。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浦口区事业单位房产管理的实施办法》,从事业单位房产的产权产籍、资产登记、维修改造等方面给予明确和规定,确保事业单位房产规划科学、权属清晰、配置合理、使用规范、监管有效;出台《浦口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明确评估范围,规范评估项目的核准与备案程序等,正确体现国有资产的价值,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印发《关于持续加强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对登记管理、清查盘点、权属管理等方面予以规范,促进资产管理提质增效。二是严格各类资产审核备案工作。强化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日常审核备案管理,重点做好资产处置、资产评估、资产出租等事项审批或备案。2022年共完成审批116件、备案50件。扎实做好资产月报、资产年报数据报送工作,高效用好数据,密切关注教育、卫生等重点行业资产情况,研究分析相关政策实施效果,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加大国有资产日常监督力度。按照“财会监督长牙齿”要求,扎实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秩序专项整治、国有出租房产清查、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专项检查等工作,共发现15项房产管理不规范问题,涉及房产3292处。截至目前,有关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大部分问题已经整改完成。
3.强化资产存量管理,不断提高国资使用效能。一是严格控制通用办公设备配置。深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政府采购衔接,力行勤俭节约,资产配置必须符合资产编制标准和数量,超过最低使用年限仍能使用的办公设备继续使用。严格落实《浦口区区级政府公物仓资产管理办法》,推进低效、闲置资产共享共用,资产配置优先从公物仓调剂解决,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益。2022年末,累计纳入公物仓管理的通用资产约200件,完成调配3件,节约财政资金约4万元。二是加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配置使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公用房租用等配置程序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各单位对照最新配置标准、配置流程整改办公用房使用情况,把牢办公用房使用“红线意识”;全面梳理全区党政机关在用、租借、空置的办公用房情况,对当前空置的可作为办公用房的房产登记造册。同时,逐步推进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工作。2022年,已完成区委老干部局、区卫健委、区红十字会等6家单位办公用房调配工作。三是严格公务用车处置更新审批。制定《关于进一步严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更新的通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更新“15年、20万公里”报废标准,年度内原则上不再批准预算外车辆更新购置,全力减少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支出,2022年各单位公车运行支出较2021年度减少5%。紧跟“绿色化”发展新趋势,编制内更新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通过租购并举,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2022年全区配备更新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3.85%。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1.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一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支撑保障全区建设发展。“三区三线”方案获批,确定永久基本农田7.94万亩,新增城镇开发边界规模34.93平方公里。“多规合一”加快推进,集约高效、宜居适度的国土空间体系初步建成。桥林新城创新实施大师工作营模式,基本完成战略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发展框架逐步拉开。二是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45个市级宜居村建设全面完工,创成江浦响堂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星甸王村村获评中国传统村落,永宁联合村入选全市唯一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全面落实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9个实用性村庄规划、4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开展综合社试点项目4个,白马社区等3家入选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典型案例,数量排名全市第一。
2.加大资源保护力度,筑牢自然资源安全屏障。一是持续推进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优。空气质量稳定提升,建立空气质量三级“点位长”制,常态化开展渣土运输、扬尘管控、油烟治理等整治行动,其中PM2.5连续五年保持全市最优,在全省95个国控监测站点中排名第一。水体环境质量保持趋好态势,全年地表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第6,4个省考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100%,滁河浦口段成功创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二是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要求。我区“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被中央督察组纳入督察整改正面典型案例。持续做好长江“十年禁渔”、“一河一策”提升入江、入滁支流水质,实施26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印发《长江浦口段河道段格化巡查管理实施方案》,推进形成“全面覆盖、层层履职、段格到底、人员入格、责任定格”的巡查网格体系,构建起“制度完善、巡查规范、处置得当、执法有力”的高效巡查机制。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健康发展,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初步完成区碳达峰行动方案,紧盯能耗“双控”,严格把控“两高”项目准入和用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8个交办问题,全部立行立改或阶段性办结,连续两年获得省生态环境领域督查激励。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打造绿色农产品优质品牌,全区现有绿色食品产品124个、有机食品产品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5个。对已获证的绿色食品企业强化证后监管,对于达不到“五有”规范要求的企业一律不予续证。坚持规划引领,通过落实《浦口区“十四五”能源规划》、《浦口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梳理重点温室气体排放单位名单,组织企业有序参与碳交易。
3.加快推进制度建设,有效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2019年,出台《南京市浦口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浦政办发〔2019〕39号),建立健全区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体系。2022年度耕地保护补贴发放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南京市政府关于继续做好全市耕地保护补贴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以300元/亩的标准为农户发放补贴。为各类征地项目做好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补充工作,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相当。二是建设更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定《浦口区“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将节水纳入政绩考核。健全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将控制指标体系分解至街道,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加强河(湖)长制工作,落实省际联合河长制度,由市河长办牵线助推,我区联合滁州市、马鞍山市毗邻区县、江北新区及六合区拟定滁河联合共治协议,编制了《浦口区河长制公众参与制度》,发动沿河居民、退休职工与社区工作者等共同参与河道巡查、反馈问题。三是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全年危废固废环境污染事故“零”发生,严守耕地红线,全区“清零”整改率达52.3%,违法用地遏增清存工作“零约谈”“零问责”,获评省土地执法先进区和节约集约综合评价模范区县。
4.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格自然资源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同时建立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实施环境友好型科学轮作模式,开展耕地轮作休耕,打造沿江5公里化肥、农药“两减”示范带。严格地矿生态保护。推进露天在采矿山监管,通过日常巡查、监理和监测,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和恢复治理方案落实“边开采、边复绿”,共完成5家地热采矿权延续和变更登记;开展废弃矿山修复,我区52处废弃矿山已完成生态修复42处,完成修复面积约4800亩,其中,2022年完成修复项目5个,修复面积约1280亩。二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集约利用状况趋势向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在全省97个省级开发区排名第七,全市第一。同时我区依托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分析平台,加快淘汰落后低端低效产能,促进工业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纵深开展“四清、四拆、四整治”,抓实62个砂厂、5个路域环境治理,综合改造10个背街小巷;高效实施11个老旧小区改造,整治面积、投资体量创历年之最。新增口袋公园9个,建成凤凰山等3处“梧桐语”城市客厅。持续推动存量用地盘活,2022年完成土地供应100宗,共计4529亩,出让金总额105.57亿元。其中:经营性用地9宗577亩,出让金总额103.20亿元,工业用地10宗662亩,出让金总额2.37亿元;划拨用地81宗3290亩。全年完成批而未供处置3694亩,超额完成市局下发任务;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1338亩,利用政府收储、产业更新、市场转让、增容技改等多种改造模式,推动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并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2022年我区是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金奖励地区。三是严格水资源保护与监管。加强地下水管理,积极践行地下水统一规划、保护及管理开展取水工程规范化建设,编制《南京市浦口区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梳理并建立了15个取水工程(设施)管理规范化及电子化台账整编;对辖区范围内地下水取水工程开展普查登记。夯实河湖管理基础,已完成261个长江入河排口整治,强化河湖保护机制建设,先后完成《浦口区水域保护专项规划》送审稿,清流河、高旺河、石碛河三条河道保护规划,陈桥河、享堂水库溢洪河生态河湖状况评估,新增省规范化小水库2座,水库规范管理达标率达到100%;同时,在全省率先试点实施“社会化+专业化”水库管理养护一体化模式。加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我区完成珠江污水厂中水厂再生水配套管网二期工程,建成6.8公里再生水配套管网。2022年1-10月,我区城市污水处理量3609.06万吨,再生水利用总量为2120.27万吨,再生水利用率达58.7%。
三、国有资产管理面临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国有资产方面
1.内部机制不健全。目前人员结构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46%,研究生学历占比5%,高级职称人员占比7%,高层次管理、创新、技术等专业人才短缺,制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模式较为固定,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和一般岗位的收入差距未明显拉开。多层次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激励机制还未形成,国企干部职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2. 企业盈利能力弱。全区国企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经营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经营性资产少、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2022年实体运作的企业中亏损占比45%。全区国有企业一方面收入结构单一,市场化业务占比小,园区企业主要依赖房屋租赁和物业服务,开发区、高新区所属国有企业占比分别达87%、96%,产业投资、产业服务效益未能发挥。另一方面存量资源资产利用率低,房产管理存在未及时收取租金、租金价格明显有失公允、房产闲置等突出问题,全区尚有55万平方房产闲置,未能有效利用和及时处置,未能发挥出效益。
3.风险管控意识淡。国有企业法务、合规专业人才缺乏,建章立制滞后,合规管理传导低效,合规管理风控偏弱。企业投资管理方面更侧重项目投资,而缺乏投后管理,为提高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及项目论证阶段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防范投资风险,需要加强投资后评价管理。参股股权管理方面还存在投资决策不够严谨、投后管理不够到位、退出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影响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企业债务管控方面,2022年末全口径债务规模较大,区属国有企业肩负公益性项目隐性债务和经营性债务双重债务,企业负债率平均达70%,每年需刚性支付大量债务利息,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方面
1.体制机制不健全。随着条例的出台,国家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出了最新的要求,正在实施的部分制度已与条例要求不相符,亟待修订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办法。
2.基础工作较薄弱。一些部门、单位资产不入账、超标准配置办公设备,以及违规出租出借房产等问题时有发生。
3.信息化建设不到位。尚未实现与预算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会计核算系统、非税收入系统等系统互联,未能进行深层次的数据统计分析,未能充分发挥资产数据体量价值。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
1.管理机制不健全。各类自然资源隶属不同部门管理,数据统计口径和分类标准不一致,导致基础数据不统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目前仍以单类资源管理为主,制度之间没有有效的衔接,综合管理不足,自然资源资产共建共享机制有待健全。
2.数据采集不准确。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区第二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工作主要以“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准,但通过实际调查和核实发现,有些图斑的权属和地类与实际现状不符。
3.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仍然存在。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系列会议精神对自然资源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区也面临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仍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耕地保护压力较大;二是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亟待解决,土地资源需求呈刚性扩张趋势,但受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边界等约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趋紧;三是低效用地、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四是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作示范还须加快步伐,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须持续加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综合上述问题,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精神,加强部门协作,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全面落地,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资产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一)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确保如期完成各项改革任务
一是加快完善国资监管格局,确保体制机制改到位。按照省市要求制定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按节点目标完成改革任务。深化园区“小管委会+大平台”改革。动态调整监管权责事项清单,加强全区国有企业监管。指导区属企业调整内设机构,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改革,核定工资总额,建立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推进全员绩效考核。开展全面预算工作,加强预算刚性约束。建立国资在线监管系统,完成财务、人力资源和资产模块,开发全面预算、债务和资金管理模块,提升国资国企监管水平。
二是全面强化资产管理效能,确保经济效益争到位。出台加强国有出租房产规范管理规定,持续开展国有企业房产管理问题整改,加大对低端低效产业载体的淘汰和整治力度,降低载体空置率。加强存量项目业态策划,推动转型发展,做好新增项目规划,培育特色项目。推进解决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做大国有资产规模,助力提高企业信用评级。按照“一企一业、一业一企”的原则,每个集团确定优势业务,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业务,做大做强“市政建设、交通设施、房产开发、文旅运营、资本运作、产业投资”等板块。继续指导开展亏损企业治理、低效劣势企业清退工作、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同质化业务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实现“国企敢干”,推动区属企业转型为市场化经营主体,形成良性的项目投资和资金回笼闭环。强化基金运作和服务区域招商,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以及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开展投资布局,提升“浦口集成电路投资峰会”的品牌影响力。鼓励区属企业用好基金、直投、混改等业务拓展工具开展经营性项目投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三是从严抓好重点领域环节,确保各类风险防到位。持续做好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管控,开展融资平台压降、融资成本压降工作,推动融资成本向LPR靠拢,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完善“631”债务预警机制,实现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提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加强区属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范决策流程,开展投资后评价工作,实现投资管理闭环。出台加强参股股权管理规定,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提高国有资本运作和配置效率。以“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为目标,加强投融资、大额资金、产权交易、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监管,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不断夯实资产基础管理,确保资产管理规范。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办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修订《浦口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针对资产属性、特征明显的行业,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装备资产配置标准、防汛抗旱政府储备物资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新五类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适应省财政厅预算一体化系统建设要求,推进浦口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业务纳入预算一体化系统进行办理,做好现有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向预算一体化系统的数据迁移工作,全面正确反映好国有资产价值,与预算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会计核算系统、非税收入系统等相互衔接,为财政综合管理提质增效。强化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共促,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引领财政资产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加大重点任务信息交流,指导部门单位完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防范资产管理业务风险。
二是大力盘活各类资产资源,确保资产高效使用。加大力度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制定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工作方案,建立资产盘活工作机制,明确盘活方式和路径。严格执行资产配置标准、严控资产配置总量,促进现有资产功能挖潜、跨层级调剂使用力度。加大低效、闲置资产内部调剂或跨系统、跨层级调剂使用力度。指导部门单位对无效或低效利用资产,按照“宜租则租、宜售则售”原则进行公开出租或拍卖。加强房产、车辆集中统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浦口区事业单位房产管理的实施办法》规定,推进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福利院、场馆、景区等特殊行业除外)房产集中统一管理,加大房产资源跨系统、跨层级调剂力度和范围,充分盘活存量。落实公务用车“五统一”,探索分时段、分项目任务跨部门调剂使用公务用车,提升公务用车统一调度水平;优化区级公务用车集中统一处置流程,提高资产处置效益。
三是不断加强存量资产监管,确保资产安全完整。持续做好往来款项和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清理,结合行政事业性资产月报、年报审核,统计分析各单位往来款项和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情况,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督促指导部门单位及时清理长期挂账往来款项,并加快已使用在建工程转固工作。强化房产、土地等权属登记,督促部门单位做好资产产权管理,及时办理土地、房屋、车辆等资产权属证书,规范资产台账管理,避免权属不清。对尚未办理权证的房产,参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号)等规定,加快推进权证办理。持续加大资产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根据职责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依法监督;结合人大监督、审计巡察、纪委监察等工作,对国有资产管理事项重点督查,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强化问题整改,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部门、单位和责任人责任。
(三)通力配合,紧扣重点,推动自然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
一是坚持协同联动,建立协调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部门协作联动管理机制,加强协作和联动能力,及时研究解决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和困难。按照高水平、高精度、高质量要求,建立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不同类别自然资源资产数据成果相互协调、共建共享。打破部门职能边界,进行协同联动、上下联动,形成更大工作合力。
二是坚持依法管理,构建自然资源保护新局面。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加快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自然资源价值量体系构建,加大对各类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增加耕地和水资源保护投入,强化考核机制,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筑牢生态保护屏障,保证良好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价值,加大批而未供处置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进一步推进专项执法行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社会氛围。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深入发挥浦口林木覆盖率全省第一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支持有条件企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促进生态系统质量整体提升。推进“生态环境最严管控区建设”,强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确保PM2.5年均浓度继续保持全市最优。持续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入江支流稳定达标,地表水省考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率持续维持100%。加快“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和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四)进一步夯实全区综合资产报告基础
加强区级部门横向协作和市区纵向联动,形成全区一盘棋,按照全口径、全覆盖、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共享,夯实报告管理基础,以报告促改革、促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