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2024年9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监司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于9月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及人大代表对区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助力打造了具有鲜明浦口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品牌建设内容充实、点面结合、系统联动,充分展现了“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理念。
一是多元解纷关口不断前移。锚定前端治理持续发力,深入推动“融合法庭”建设,实现街道“融合法庭”全覆盖。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定期参与街道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例会。2022年至今,诉前调解分流案件10448件,调解成功率37.72%。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责,联合区司法局成立浦口区人民调解实训基地“浦和学堂”,截至目前,调解课程培训已达600余人次。筑牢基层自治法治根基,制作并发布涵盖物业纠纷、婚姻彩礼、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等热门社会话题的类案调解指南手册,不断提升群众学法用法能力,助推矛盾纠纷自行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二是特色工作品牌不断创新。区法院坚持“一庭一品牌”“一庭一创新”,三个人民法庭指导、参与辖区基层组织纠纷调解1500余件,成功率近70%。江浦法庭建成“法润珠江”品牌,探索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模式,为市域社会治理提供司法经验。桥林法庭打造“浦法心桥”品牌,联合桥林街道建立社会治理创新基地和实践基地“法润长桥”,为“四调联动”提供实践载体。永宁法庭依托“法润乡土”司法品牌,总结形成“五和促振兴”实施路径,打造实现乡村振兴的“浦口样板”。创新少年家事案件审判工作方法,成立“润心工作室”团队(心理咨询师、审判人员、关工委退休干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自护教育、涉案未成年人回访等工作。2022年以来,共对415件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近百次,成功化解家事纠纷195件,调解成功率达62.3%。
三是司法示范效果不断凸显。突出司法建议预警功能,积极对接重点领域主管部门,加强矛盾线索摸排与社会风险评估,2022年以来,共发出司法建议35份,两份司法建议分别获评全省优秀司法建议、全市优秀司法建议。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责,2022年以来,开展法官进校园、进社区等普法活动110余次,一名干警获评南京市2023年中小学“十佳法治副校长”。召开新闻发布会12场,聚焦物业纠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食品安全等民生关切的重点领域通报工作成效、答疑解惑。着力打造典型案例的宣传样板,以区法院人民法庭真实案例改编的微电影《林里》获评全国法院第十届“金法槌奖”三等奖。
二、存在问题
虽然当前全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较于区委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四调联动”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主体参与矛盾化解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行业调解的专业性没有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入驻单位融合不够深入,实质化、规范化运行程度仍需进一步提升,市场化解纷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二是多元解纷工作机制的群众认同度还需进一步提升。部分群众仍存在将“遇事找法”简单等同于“遇事找法院”的固有认知,对多元解纷工作机制了解不够深、信心不够足,主动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积极性不高。
三、工作建议
一是紧扣使命彰显法院作为。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司法的期盼,立足时代需求和区域特点,持续完善法院与各类解纷主体之间的衔接机制,做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责,以公开、公正、公信司法护航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紧抓重点加强普法宣传。持续推广发布常见法律纠纷调解指导手册的经验做法,针对当下热点法律问题开展“靶向式”普法。加强巡回审判力度,深入田间地头说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用法能力,提升基层自治水平。
三是紧盯目标提炼先进经验。深刻学习领会中央、省市区委以及上级法院关于多元解纷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优秀工作成果,归纳总结先进工作经验,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情况,及时做好宣介推广和向上反馈,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贡献更多“浦口智慧”。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