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农民的儿子,回到农村、奉献农村、反哺农村是我始终不变的初心和理想。”刘刚,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首批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永宁社区党总支书记。无论何时何地,他从不掩饰自己对农村的热爱,2008年从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城市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这一干就是11年,从联合村的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到永宁社区党总支书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奋斗之歌。
紧盯扶贫谋实事,他是乡村振兴的领路人
“我本科学的是生物技术专业,毕业时不少生物制药企业向我抛出了橄榄枝,但是我深切地感受到,农村更加需要生物技术人才,这是一片青年人干事创业的新天地。”谈到成为村官的缘由,刘刚的回答质朴而有力,他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新农村建设出一份力。
刘刚所任职的永宁社区位于老山脚下、滁河岸边,风光秀美、资源丰富,但这里曾是浦口区典型的经济薄弱村,也是市级经济欠发达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55户、124人。刘刚带领社区探索创新精准扶贫的永宁协作模式,成立劳务公司、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全力帮扶低收入户增收致富,2017年底,市级经济欠发达村成功摘帽,2018年底,社区所有贫困户完成脱贫。乡村振兴征途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在刘刚的倡导下,永宁社区大力推动强化家风建设,组织编写口袋书《家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建设家风主题文化展馆和文化广场,推动家风文化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无形之中,邻里关系和谐了、干群关系融洽了、人心也变得更齐了。我希望能用良好的家风推动形成淳朴的民风、文明的乡风,不仅要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火起来,更要把老百姓的精气神提振起来。”对于家风文化建设,刘刚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通过家风建设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学以致用解难事,他是勤勉履职的代言人
2018年1月,刘刚当选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在他的眼中,人大代表不仅是一项亮闪闪的光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虽然是一名新代表,但他的履职简历却并不单薄,一年来,他积极参加省、市人大组织的履职学习、执法检查、持证视察、公开听证会等活动十余次,用自己的勤勉和努力写下了一份扎实的履职简历。
“通过参加省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全面系统地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审查计划预算报告和提出代表议案建议等履职知识。作为一名新代表,必须要做到勤学习、勤履职、勤交流,才能真真切切为百姓代好言、发好声。”打开刘刚的履职文档,他精心地记录了自己每一次的履职印记。在参加活动过程中,他主动向老代表请教履职经验,通过看、学、思、悟相结合,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提好代表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途径和抓手,经过一年的深入调研,刘刚形成了“关于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提高精准扶贫实效”的建议,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精准识别机制等多条对策,积极履行为民代言的神圣使命。
心系民生办好事,他是扎根基层的有心人
老百姓的烦心事,就是刘刚的心头事,当选人大代表以后,他深刻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作为一名村官代表,他时时刻刻把基层百姓的冷暖挂在心头、记在心间,全力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
刘刚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年逾七旬的独居老人蔡秀英家中房屋破旧、墙面严重开裂,严重影响生活。刘刚主动对接沟通浦口区城建集团,第一时间对蔡家实施了危房改造。改造过后,蔡家门前的泥巴路改造成了水泥路,“水帘洞”也变成了“温馨家”。一提到此事,蔡老心中满是感动,连连对刘代表竖起大拇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刘刚眼里,做好一名代表不仅要“贴心”更要“有心”,基层工作实践是人大代表献言建策、发挥作用的源头活水。2018年,在刘刚的带领下,永宁社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水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工作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刘刚将其一一记录在案并进行了认真地归纳和梳理。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 “生态环保工作”主题接待代表日活动中,他结合永宁社区环境整治工作实践,深入分析了基层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垃圾分类开展不精细、养殖污染治理不充分、环保资金投入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完善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基层环保执法能力建设等多条高质量的建议,得到了高度赞赏和关注。
十一载磨砺风霜,始终坚守的是为民初心;十一载扎根基层,始终牵挂的是百姓福祉。从初出校门的稚嫩学子到融入乡土的优秀村官,刘刚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与支持。2018年初始,刘刚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开启了新的征程,从永宁百姓的贴心人到基层群众的传声筒,他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曲为民代言勤履职的新篇章。